来源:中国网 更新时间:2022-05-10 18:12:36 阅读量:14520
疫情之下,很多行业都按下了暂停键如何帮助相关企业脱困,成为政策保障的重中之重为帮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个别企业渡过难关,5月8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税务,财政等九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对已在北京市参保且属于餐饮,零售,旅游,民航,道路铁路运输行业的企业,实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社保费缓缴政策
五大行业涵盖其中。
根据《通知》,该缓缴政策适用于上述企业三项社会保险费的应缴部分对于应由职工个人缴纳的部分,企业应当依法履行代扣代缴义务,每月按时足额缴纳此外,餐饮,零售,旅游,民航,道路铁路运输行业,个体工商户等以单位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并有从业人员的单位,也可参照企业办法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
符合缓缴资格的单位可申请缓缴2022年4月至6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2022年4月至10月缴纳失业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的单位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不影响参保职工的社会保险待遇和个人权益记录
参保单位可于5月9日至13日申请缓缴政策,从4月开始,5月16日至5月25日申请享受5月起缓缴政策,6月至10月,社会保险费缓缴申请时间为当月1日至15日成功申请缓缴的参保单位,从当月起享受缓缴政策,只需申请一次,无需按月申请
符合缓缴条件的参保单位可登录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在2022年社会保险费阶段性缓缴模块提交缓缴申请申请缓缴的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愿提前结束缓缴,也可提前申报缴纳缓缴费用,最迟应于2022年12月25日前缴纳
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在疫情冲击下,如何减轻企业负担,刺激企业活动,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成为一个城市必须要做的事情。
日前,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第329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目前首都与疫情的战斗处于胶着状态,社会上仍有零星病例,防控正处于大力开展的关键时刻在此背景下,北京出台了暂停餐饮服务等八项措施,继续保持社会面严控
目前北京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所以采取了一些防控措施,比如减少在家吃饭,在家工作很多相关行业受到影响,无法正常运营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表示,人口流动是上述五类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但为了配合疫情防控政策,必须控制人口流动率,很多餐饮,零售,旅游等行业的门店只能暂停服务
昌平区天通苑南街一家餐馆的老板李女士说,她经营餐馆的一年多时间里,疫情反复,从停止在餐馆就餐开始,每天都在亏损,将难以为继除了房租,工人工资和水电费,社保也是压力之一这个政策的出台,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的压力同时,李女士也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减租,免租政策出台,让像她这样的餐饮经营者更全面地受益
据王鹏介绍,在无法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对于上述五个行业的企业来说,如果还需要按时缴纳一系列社保,很有可能会占用他们最后的救命钱,从而导致资金链断裂等问题留住这部分资金,可以帮助企业留住客户,维持基本的生产活动,从而缓解燃眉之急
另一方面,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6%,占经济增长的比重为49.6%高贡献率的背后是大量的就业人口,在维持行业生存的同时,可以稳定很多就业人口的正常生活王鹏说
很多地方实行缓缴政策。
根据消息显示,这并不是北京第一次实施阶段性缓缴。
北京市人社局介绍,2020年,为应对突发疫情,缓解企业困难,2020年2—4月,北京市对大型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减半,2020年2月至6月,免除中小企业等特殊类型单位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
此外,自4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特困行业养老保险费阶段性缓缴政策以来,除北京外,辽宁,江苏,四川,山东,安徽五省已明确相关政策。
其中,辽宁对上述五类企业职工实行分期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延迟期为3个月,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延迟期为1年延期期间,免收滞纳金江苏将继续实施困难企业养老,失业,工伤社会保险费缓缴政策,缓缴期限不超过6个月而在四川,则要求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2022年缴费有困难的,可自愿暂缓缴费,2022年未缴费月数可在2023年底前补缴缴费基数在2023年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自主选择,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安徽的企业纾困政策也是针对五大行业,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企业在缓缴期内免收滞纳金其中,养老保险缓缴期为2022年第二季度,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从2022年4月延至2023年3月4月份已缴费的企业,可延期一个月享受政策或申请退款
值得注意的是,在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5家特困企业的基础上,山东将缓缴范围扩大至所有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